林口長庚泌尿腫瘤科主任馮思中(右)與新加坡癌症中心轉譯醫學中心主任鄭敏展(左)合作,發現馬兜鈴酸的基因突變指紋,致癌毒性極強。研究被「科學轉譯醫學期刊」選為封面論文。
記者張嘉芳/翻攝
台灣腎臟癌及輸尿管泌尿道上皮癌每年約有八百名新增個案。長庚醫院與新加坡癌症中心合作,找出馬兜鈴酸特別喜歡攻擊某些特定DNA位置,引起人體細胞內的DNA突變,導致腎癌及泌尿道上皮癌。

林口長庚泌尿腫瘤科主任馮思中表示,腎臟、輸尿管及膀胱是泌尿道上皮癌的好發器官,國外百分之九十五發生在膀胱,但台灣卻是腎癌及輸尿管癌最多,應與國人食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有關。

馬兜鈴酸被證實是致癌物質。圖為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的「關木通」條狀及切片。
圖/本報資料照片
馮思中與新加坡癌症中心轉譯醫學中心主任鄭敏展合作,分析十名腎癌患者每人三萬多筆的癌症全基因體定序,揪出馬兜鈴酸所造成的基因突變位置,也發現,它是現今有關泌尿道上皮癌最強致癌物質。

研究人員餵食老鼠三天的馬兜鈴酸,三個月後就可找到基因突變。老鼠壽命約兩年,餵食馬兜鈴酸九個月後,即發現馬兜鈴酸的基因突變指紋,顯示馬兜鈴酸的致癌毒性極強,且對基因突變影響非常久遠。這項研究被發表在今年八月美國知名「科學轉譯醫學期刊(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)」上。

長庚醫院內科學及肝膽腸胃科教授謝森永表示,馬兜鈴酸是已知致癌物中毒性最強的,不少民眾習慣食用來路或成分不明的中草藥,裡面恐含馬兜鈴酸。馬兜鈴酸有利尿作用,過去常被用於減肥、清肺止咳、產後補身等中草藥中,國內雖在二○○三年禁用,但它影響深遠,之前若曾服用恐會增加致癌機會。他說,台灣洗腎率高居全球第一,應與馬兜鈴酸毒性永留體內有關。

「不是每種中草藥都安全」鄭敏展說,目前已發現馬兜鈴酸的分子基因指標,若民眾被檢出有相似的基因突變指紋,就要小心了。未來若能累積出更多個案資料,確認基因突變熱點,就能進一步發展簡易的晶片篩檢工具。

馮思中說,馬兜鈴酸引發的基因突變會一直存在人體,目前並無更正基因突變技術。

※延伸閱讀》
‧致癌馬兜鈴酸/老鼠吃3天就傷害久遠

‧致癌馬兜鈴酸/吳明玲:受害者眾 不能不說

林口長庚泌尿腫瘤科主任馮思中(右)與新加坡癌症中心轉譯醫學中心主任鄭敏展(左)合作,發現馬兜鈴酸的基因突變指紋,致癌毒性極強。研究被「科學轉譯醫學期刊」選為封面論文。 / 記者張嘉芳/翻攝馬兜鈴酸被證實是致癌物質。圖為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的「關木通」條狀及切片。 / 圖/本報資料照片

更多資訊在http://appliance.3cfyi.co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家電特賣會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